-
2024/11/29
中国声学学会声频工程、建筑声学与环境声学分会2024学术交流年会暨生物声学分会成立大会于11月21日至24日在海口市新燕泰大酒...
-
2024/11/17
为推动将“声景”的理念融入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以“声景与健康”为主题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声景设计竞赛”(以下简称“竞赛”)...
-
2024/11/10
中国声学学会声频工程分会、环境声学分会、建筑声学分会计划于2024年11月21日至24日在海口联合组织召开“声频工程、环境声学、...
-
2024/11/02
地点:陕西省西安市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专项项目和西安科学技术协会重点学术交流项目支持下,中国声学...
2024首届全国超声大会丨大会特邀报告精彩来袭!
发布时间:2024/10/19 学会动态 浏览次数:1008
2024/11/1-11/4
地点:陕西省西安市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专项项目和西安市科学技术学会重点学术交流项目支持下,中国声学学会生物医学超声工程分会、中国声学学会检测声学分会、中国声学学会物理声学分会、中国声学学会微声学分会、中国声学学会功率超声分会定于2024年11月1-4日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联合举办“2024年首届全国超声大会”,会议依托陕西省超声学重点实验室主办,由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承办。会议将围绕超声学及超声工程相关的基础理论、应用开发、前沿技术、工业及临床应用等研究热点,为在本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及临床应用研究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临床医学人员提供充分交流的平台,促进国内超声研究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大会特邀报告精彩来袭
报告题目:超声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
报告摘要:虽然超声波应用于材料研究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但是超声材料科学与技术近几年才成为一个逐步成型的交叉学科方向。它主要研究四方面内容:一是产生超声波的材料和器件设计与制造;二是各类材料的超声传输特性和控制原理;三是超声场中材料合成制备过程及成形加工技术;四是材料组织性能的超声分析与表征方法。在此,着重介绍三维超声场作用下金属材料的动态凝固规律,以及超声悬浮条件下液滴动力学和新材料交叉科学研究。同时宣介“中国超声材料科学与技术二级学会”的有关学术活动。
个人简介
魏炳波,1964年4月生,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中科院院士。现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中科院载人航天空间材料科学首席专家,国务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1983年毕业于山东工学院机械系铸造专业,1986年在南京工学院材料系获硕士学位,1989年在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系获博士学位。1990年获德国洪堡基金,1994年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8年评为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999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宝钢教育特等奖,2000年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主要研究方向是:金属材料快速凝固科学与技术研究、空间材料科学研究和亚稳态高温液体物理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委推荐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材料科学2035发展战略研究咨询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重大项目、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科学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
自主设计并研制了以电磁悬浮、超声悬浮、静电悬浮、气动悬浮、熔体浸浮和自由落体为特征的金属材料超常凝固实验系统。研究了深过冷条件下二元合金中枝晶生长和共晶生长的动力学规律;发现了快速偏晶凝固的相分离特性;揭示了微重力和深过冷条件对快速凝固过程的耦合作用;发展了快速包晶凝固的相选择和组织演变理论。开展了多元和复相合金的超常快速凝固研究,探索了深过冷合金熔体的热物理性质变化规律,阐明了多元单相枝晶生长和三元复相组织生长的理论机制。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50余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报告题目:飞秒激光超声技术在微纳尺度结构表征及声学微流控的新应用
报告摘要:随着超快激光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对复杂光-声耦合效应的理解已开辟了跨学科应用的新天地。本报告将探讨一种基于超快激光超声的无损结构表征方法,涵盖从基础理论研究到试验方案开发。通过飞秒激发产生极短脉冲的超声波,我们实现了对纳米级结构的极致分辨率成像,成功地对各向异性的单晶半导体材料进行了精细表征,无损并三维地重构复杂微系统的内部结构。此外,我们还介绍了一种融合光声效应的皮秒级声流控方法,它结合了光镊与声镊技术的特点。利用超快激光脉冲在液相中产生的瞬态热弹性效应,形成环形声场,从而产生声辐射力,实现对液相中单个或多个微粒的精准无接触操控。
个人简介
苏众庆现为香港理工大学智慧结构与系统讲席教授、机械工程学系系主任、及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并自2019年起出任Elsevier旗下Ultrasonics期刊主编,同时兼任香港力学学会副会长。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工程与科学学院获得航空学学士学位,继而在悉尼大学航空、机械与机电工程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涵盖超声波学、波传导、结构健康监测、传感器、无损检测、智能材料与复合材料。除出任Ultrasonics期刊主编外,目前或曾经担任9个该领域主要期刊的副主编,包括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等。担任多个国际会议的主席,包括2018年在香港举办的第七届亚太国际健康监测技术大会、2023年在美国举办的SPIE Conference on Sensors & Smart Structures Technologies for Civil, Mechanical & Aerospace Systems、及2024年在美国举行的SPIE Conference on Health Monitoring of Structural and Biological Systems。2022年当选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Acoustics and Vibration 杰出会士(Distinguished Fellow)。
报告题目:非线性超声技术在结构跨尺度损伤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报告摘要:随着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战略的纵深推进,以超超临界火电、重型燃气轮机、空天往返飞行器、第四代核电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和重大工程不断向更大规模、更高参数及极端工况发展,装备的长期稳定运行与安全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核心构件跨尺度损伤的精准检测与评价成为保障重大装备服役安全不可或缺的基石,同时也是实现装备性能精准预测与智能维护策略优化的前提。相比于传统无损检测技术,非线性超声技术将材料中超声传播的非线性效应和材料性能退化联系起来,能够有效表征材料微观结构的变化,成为突破材料早期损伤检测难题的研究热点。本报告将介绍国内外非线性超声检测研究进展与面临的挑战,系统报告华东理工大学研究团队近年来在结构跨尺度损伤非线性超声检测动力学模型、智能量化方法、阵列成像技术、仪器系统创制、工程推广应用等研究进展,并探讨非线性超声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个人简介
项延训,华东理工大学教授,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主要从事严苛工况下装备/构件服役状态感知及检测方法研究及系统研制,研究内容涉及超声检测与成像、信号处理、机械强度等交叉学科。主持包括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企业合作科研项目。入选第十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获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1),获2015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1)等;目前兼任中国声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声学学会检测声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
报告题目:基于体声波的微纳操控、分子驱动和纳米加工
报告摘要:体声波(BAW)在声介质中产生的线性/非线性效应(如振动、声压、声空化、声辐射力、声学流、超声毛细效应和亚纳米驱动等)在微纳样品处理、化学反应强化和微纳米加工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报告人将针对上述应用,报告其团队在基于体声波的微纳操控、分子驱动和纳米加工方面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微纳操控方面的工作包括超声微纳米聚集/富集、微纳米钳、微纳米马达、PM2.5采样以及超声毛细现象在金属空气电池中的应用等。分子驱动方面的工作包括基于气相超声的化学反应强化效应及其在气体传感器和金属空气电池中的应用。纳米加工方面的工作包括纳米传感器的液相超声加工方法和多功能纳米扫把等。
个人简介
毕业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博士)和浙江大学(硕士和学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际先进材料学会会士(IAAM Fellow),国际先进材料学会科学家奖章得主,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美国斯坦福大学与Elsevier联合发布,2022-2024年)。曾任机械机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航)副主任、南航精密驱动研究所所长、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教授、日本NEC-TOKIN研发工程师等职务。研究方向为基于超声/压电的传感、作动和换能技术。总共发表论文和公开专利300多篇(项),其中SCI期刊论文100多篇(93%为中科院1/2区或JCR 1/ 2区论文),中国发明专利授权40多项,已公开日本专利15项。英文专著Ultrasonic Micro/Nano Manipulations (World Scientific, 2014)以及Ultrasonic Nano/Micro Fabrication, Handling And Driving(CRC, 2024)的唯一作者;研究成果曾被国际科技媒体Advances In Engineering,Renewable Energy Global Innovations,Phys.org Science News Wire,EurekAlert,Electronic Component News和Bio-Medicine亮点报道。曾获1998年日本电子情报通讯学会IEICE论文奖(第一作者)和国际学术期刊Sensors and Actuators A:Physical和Ultrasonics的 VALUED REVIEWER 称号。国际会议主旨/大会/邀请演讲40余次,并在多家国际会议上担任大会荣誉主席/大会主席/科学委员会成员(举办地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欧盟等)。2011年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现任Actuators等 4家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客座编辑和联合栏目主编,中国声学学会理事、全国材料与器件科学家智库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报告题目:肌肉组织功能的超声调控研究
报告摘要:肌肉组织是人体重要运动器官,不仅影响人体运动系统的功能状态,也影响内分泌、心脏收缩等重要机体功能。肌肉萎缩、功能退化、机能紊乱等现象,会严重影响人们正常工作能力、生活水平、甚至生命健康。肌肉组织的功能调控、萎缩对抗、疲劳恢复及损伤修复是载人航天战略及全民健康生活领域的重要需求。超声对生物组织的功能调控是近年来医学超声的研究热点,本报告围绕肌肉组织的超声效应及声遗传技术,进行超声促进细胞增殖、改善细胞状态、调控肌肉组织功能研究,以及在复杂组织声场构建、肌肉状态超声评估、细胞/组织多层次超声生物效应、心肌不规则跳动的房颤超声抑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个人简介
郭建中,男,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超声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陕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曾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处长、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教学副院长。兼任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陕西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实验教指委委员等职务。主要研究方向为信号检测及处理与医学超声,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研制项目、面上项目等7项科研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陕西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
下一篇: 【会议资讯】第31届国际声与振动学术会议